第二审人民审理上诉案件,以径行裁判为例外,现在不叫径行裁判,新民事诉讼法改为了不。所以第169条限制了不开庭审理的范围只有:
(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做出裁定的上诉案件;
(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迳行判决、裁定:
(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的案件;
(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案件;
(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丹山在丹阳,属巴地.”丹山西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宋玉所说:“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记载“神女离别楚怀王时自叙:‘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说.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山而得名的.
迳行判决二审中的审理径行判决,是指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实后,认为不需要开庭的,直接作出裁判的审理。是二审中的一种审理。迳行判决二审中的审理径行判决,是指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实后,认为不需要开庭的,直接作出裁判的审理。是二审中的一种审理。基本信息中文名迳行判决定义是指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询问所属学科法学区别(1)直接改判,是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包括开庭审理和径行审理)后,根据不同情况所作裁判的四种形式中的一种,其他形式还有:①驳回上诉,维持原判;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③对第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定。(2)径行判决,是二审程序的两种审理之一(二审程序的审理包括开庭审理和径行裁判,其中开庭审理是原则,径行裁判是例外)。实际上,径行判决就是不开庭审理所作出的判决。(3)径行判决与书面审理的区别在于:径行判决同时要进行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同样要核对案件事实;而书面审理则是不开庭、不调查、不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只通过审阅案卷材料即直接作出裁判。
矜持
释义:拘谨,不苟言笑,不浮躁轻佻.
矜:拘谨.
1.竭力保持庄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不知妇人登塲,定有一种矜持之态.自视为矜持,人视则为造作矣.”
2.自鸣得意;自负.[arrogant]∶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金 王若虚 《文辨二》:“ 退之《行难篇》言取士不当求备,盖言常理无甚高论,而自以为 孟子 不如,其矜持亦甚矣.” 明 柯潜 《<归田诗话>序》:“老而弥笃,非寻常浅学辄矜持其所有者为可及也.”
3.约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爱赏好偏越,放纵少矜持.” 明 冯梦龙 《挂枝儿·从良》:“铁心肠一迳自从良了去,做偏房,受多少矜持.” 叶紫 《星》第二章:“她很能够矜持她自己.她可以排除邪恶的人们的诱惑,她可以抑制自家的奔放的感情.”
4.拘泥;拘谨.[restrained ]
明 胡应麟《诗薮·宋》:“矜持于句格,则面目可憎;架叠于篇章,则神韵都绝.”《恨海》第九回:“自己不该过于矜持,叫他不肯同坐一车,以致失散.”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
5.恪守;守正.[hold]
郭沫若《塔·万引》:“我矜持了半生的道义不是完全破产了吗?”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金墉城,俗称李密金墉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的孟津县金村一带。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基础上修建而成。历经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代。在曹魏、西晋为帝后游乐的别宫;北魏孝文帝迁洛之初,宫阙未就之时,曾住城中;隋末瓦岗军李密兵控河洛,将金墉城作为行营驻地,;魏晋至唐初的300余年间,一直是洛阳县治所在地。洛阳北面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连接为一整组建筑,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是洛阳的军事要塞。据《水经注》记载:“谷水又东迳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筑之,谓之金墉城。谷水迳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故向城也。结以为垒,号洛阳垒。”其中金墉城就是这三座小城。西晋代魏之后,“魏宫人皆在其中”。北魏“迁京之时,宫阙未就,孝文帝徒金墉城”。《洛阳伽蓝记》曾描绘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去,有如云也”。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金庸城又成为军事要地。瓦岗军李密在此称帝,作为瓦岗军的指挥中心。“钲鼓之声,闻于东洛”(指隋唐洛阳城,今玻璃厂一带)。唐朝初年,洛阳县治仍设在金墉城,至贞观6年(公元632年),移之东都毓德坊,自此以后,金墉城逐渐废弃。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有:“如天之门在西北,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考古探测已经证明,在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部,确实存在着一处南北相连的三座小城,其南北长1080米,宽约250米,说明金墉城的有关记载是正确的。金墉城的得名,我们认为应当与后文提及传说中的“天墉城”和其上有积金与金台玉楼有关
顺流直下即是顺流而下,意思就是: 顺着河流的方向一直下去。形容毫无阻碍。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竺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迳至周瑜大寨前。”例句: 宋子英便叫水手开船,水手们答应一声,抽起跳板把船拦开,点了一篙,那船便顺流而下。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