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末代甲a最后一轮(末代甲a输球保级)

2023-12-29 23:22
文章概要总结

1 恭亲王中风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2 恭亲王是光绪帝的叔父,同时也是八旗正白旗满洲镶黄旗人,曾担任过军机大臣和北洋大臣等职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恭亲王被清政府派遣到天津与外国使节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恭亲王中风倒地,被送回北京治疗。3 光绪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自光绪元年(1875年)即位,一直到1908年去世,共计34年。因此,恭亲王中风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谢谢悟空邀请。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命题不对,起码不确切。太子杨勇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隋朝二世即亡,与隋炀帝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有关系,但完全归结到“废太子立晋王”上似乎不妥。刚刚回答了类似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在这里简单地再说一下。01废立乃政治需要历史上任何一位太子的废立都不会是皇上一句话那么简单,无论是以何种进行,最终谁废谁立,都无非是政治需要以及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太子杨勇的废立更是如此。隋文帝杨坚四十岁登上皇帝之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并且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掉陈朝统一了中国。作为开国之君,深知创业之艰,更明白守业之难。他之所以在开皇二十年废立太子,当然有诸多因素存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隋朝长远安定考虑。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是未来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作为在位帝王,确定继承人时自然有个人偏好因素的影响,但绝不会仅仅以此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隋文帝这样打天下,有作为的首位帝王,考虑最多的还是选定能够掌控天下,继承大统,传承万代的接班人。02太子杨勇难当大任杨勇,隋文帝杨坚长子。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杨勇一直是被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北周时,曾任洛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统领禁卫,隋文帝很早就立为世子。隋建国后第三天,就立为太子,军国政事等,皆令杨勇参与决断。可见作为政治家的隋文帝,对杨勇寄予的信任和期望。然而,身处高位的杨勇,既没有没有管理的才能和手段,更没有令人信服的工作业绩,这不仅是不称职的,更是危险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杨勇缺乏政治家的韬略和愈挫愈勇的斗志。太子杨勇悠哉悠哉的时候,他的兄弟晋王也就是他的政治对手都在干嘛呢?晋王杨广知道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厌妃宠妾十分不满,于是只按照规制确定姬妾,而且只和萧妃厮守。于是独孤皇后更讨厌杨勇,并对杨广的德行大加称赞。独孤皇后每次抱怨云氏专宠、感叹元氏夭亡时,杨广也跟着痛心疾首,让皇后更加喜爱次子杨广。杨广知道他的父亲崇尚节俭,隋文帝巡视扬州,幸临杨广的府邸,看到乐器的琴弦大多断绝,又有尘埃,好像没有使用,以为杨广不喜欢歌舞艺妓,很赞赏他,当时人们称他仁孝。杨广不仅在品行上与大老板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战功赫赫,政绩斐然。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开皇十年(590年),江南各地发生反叛。隋文帝派杨素去讨伐,彻底平定了江南之后,杨广奉命到江都任扬州总管,十年之功,扬州大治。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孰优孰劣,不言自明。杨勇在太子之争中都不能胜出,在隋朝初立,政权不稳固,地方势力虎视眈眈,面对如狼似虎的各方诸侯又能如何摆的平?!大多诟病杨广采取欺骗手段上位,更没有道理。一个政治家不懂得韬光养晦,戒急用忍,是不会有作为的。虽然太子杨广最终被历史证实未能担当起让大隋长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败主要是当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废立太子,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 魏征在《隋史》传论中批斥隋文帝及独孤皇后废立太子,其逻辑起点在于证明李唐取而代隋朝的合理性,把隋炀帝战略错误上升为罪行,有失公允。

法国皇后玛丽在被处决时,却向举起屠刀的刽子手道歉,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了解这个故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玛丽皇后其人。(玛丽皇后)对于玛丽皇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在欧洲的皇室成员中,她并不像茜茜公主、维多利亚女王那么广为人知。 但是大家可能会听过这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出自茨威格的传记《断头王后》,短短几句话,正是对玛丽皇后一生的记述。1755年11月2日,一位娇小而健康的婴儿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出生。她被取名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的最小的女儿。 (童年时期的玛丽)这一连串的头衔,对年幼的玛丽来说,既代表着无上的荣耀身份与地位,也是缠绕她一生而无法挣脱的枷锁。年少的玛丽,性格活泼可爱。生长在中世纪的奥地利宫廷,玛丽自小便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她举止优雅,待人亲切温柔,有着过人的艺术天赋。而且她长相十分美丽,楚楚动人,甚至得到了莫扎特的喜爱。(莫扎特) 但是,玛丽性格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她不爱学习,骄傲任性,奢侈无度。 作为一位颇受宠爱的公主,玛丽仍然逃脱不了联姻的宿命,成为政治上的一枚棋子。1766年,法国王室向年仅11岁的玛丽公主求婚。在三年后,玛丽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途,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也就是日后的路易十六)的太子妃。(路易十六)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路易十六是一位不理朝政的暴君,生活糜烂,挥霍无度。但其实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路易十六不过是一名典型的心软好男人,昏庸、懦弱,成天恐怕得罪贵族。 玛丽成为皇后时,才十八岁,她还延续着一贯以来的奢靡生活。对于这位年轻皇后来说,她所关心的,只是昂贵的宝石,漂亮的时装,华丽的宫廷舞会。(宫廷舞会)每当她产生什么新的念头,便像个孩子一样,冲着路易十六撒娇。懦弱而心软的路易十六,根本拿她没办法,只能委婉劝说,而且常常是不管用的。玛丽皇后的奢侈无度,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其中,光是修建小特里亚农宫,就花掉了七十六万六千法郎。有人做过统计,在路易十六执政的十二年间,法国负债达到十二亿五千万。(小特里亚农宫)18世纪,法国经济由于通货膨胀而一落千丈,天主教会又对谷物征收税款,大大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法国国库十分空虚,债务累累,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玛丽皇后奢侈无度的生活,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法国大革命随之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人们对国王和王后的糜烂早已恨之入骨,在这场革命中,玛丽和路易十六都被送上了断头台。那么,玛丽为什么要对刽子手道歉呢?其实,并不是玛丽良心发现,悔悟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原因很简单——被推搡上断头台时,玛丽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断头台) 玛丽满脸羞愧地跟刽子手道歉:“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作为一个家教良好的贵族,讲究礼节是很重要的。玛丽自小便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即使在临死前,也不忘为自己的无心之失而道歉。从礼节方面看,她确实可以称得上一位合格的贵族。 但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是贵族,决不能从外在的礼节来判断,而应该从一个人的内心来判断。作为一国之母,玛丽只顾自己享乐,却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忍饥挨饿,不配为贵族,不配得到人们的尊敬。她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也是咎由自取了!歪眼小史工作室文:微隌

宗周倾覆的隐忧早在周夷王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周夷王是一位威权主义君王,但他的统治又十分的虚弱。因为其父周懿王的不得人心,少年时代的夷王曾经被国人剥夺过继承天子之位的权力。而正像历史上大多数的孱王庸主一样,周夷王也是急不可待用推行暴政来彰显自我的存在。他听信谗言,残忍的杀害了齐哀公,造成了东方““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这一地区诸侯的恐惧和混乱。以至于宗周名声扫地,荒服诸侯从此不再向宗周朝贡;而楚国国君则以公开僭越王号的以示决裂。而继承了夷王的周厉王更是无道并最终激起鄂侯的反叛,叛军声势浩大一度抵达“厉内”(京郊),令宗周一片恐慌弥漫着惊恐:“呜呼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国”。在外部的打击之下宗周内部的积怨也随之爆发,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鄂侯驭方鼎(王南征鼎) 及【铭文】:“王南征,伐角、僪(遹),唯还自征,才坏(在坯), 噩(鄂)侯驭方内(纳)壶于王,乃(祼)之,(驭)方(侑)王, 王休(偃),乃射,뽨(驭)方(佮)王射,뽨(驭)方休阑,王宴,咸酓(饮),王寴易(亲锡驭)方玉五嗀(瑴),马亖(四)匹,矢五束,(驭)方(拜)手뻪(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休(赉),用乍(作尊)鼎,迈(其万)年永宝用。 厉王客死于汾,继位的周宣王虽然力图振作,北伐戎狄又膺惩荆蛮、平定淮夷、征服徐夷,将江汉徐淮地区彻底归于王化。但是此时宗周却已经是回光返照:周宣王废除了自古以来天子亲耕的籍田之礼,这意味着作为“西周盛王”经济根基的井田制已经瓦解于无形。同时日渐老迈的宣王对内冤杀杜伯,对外干预鲁政,使宗周朝廷再次失信于诸侯。而宣王后期军事上也是屡战屡败,北狄西戎卷土重来,甚至一度攻入西周腹地的泾水。到了宣王驾崩时留下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末世。周的历史比传说中的坦格利安王朝还要富有传奇性。 周幽王即位以后地震、旱灾导致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以至于“邦国殄瘁”,加之幽王的暴虐,最终在太室之盟失败后招来了亡国之祸。 而宗周朝廷所在的地缘位置又给这种乱局雪上加霜。宗周朝廷一直定都于渭河谷地,西、北方向一马平川,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防范类似猃狁这样的敌人。而东部崇山峻岭的阻隔不仅造成了一旦外敌兵临城下,王畿之外的九服诸侯根本无法及时勤王。于是宗周朝廷便长期在东西两个方向疲于奔命: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完整性”,宗周朝廷要不断介入东方诸侯的各种事务;另一方面为了“国土安全”,需要保证西部的军事安全。但历史却最终证明二者不可得兼。

为什么我个财经领域的要来答历史的问题,因为我要谈一个历史看法,法国大革命,起源于法国政府财政崩溃,而这个崩溃要追溯到太阳王路易十四。也就是说,说到底,法国大革命是财政危机。路易十四,法国一代雄主,代表法国征战四方,又因为喜欢在舞台剧中扮演太阳神,所以人称“太阳王”。战争虽然荣耀,但是,真的很烧钱。所以,其死的时候,法国政府欠债20亿锂。继而他的孙子继位,先是有摄政王辅佐,在摄政王辅佐期间,为了解决法国政府所欠20亿锂的欠款,法国政府开始利用密西西比计划和法国皇家银行的纸币来消灭政府债务。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密西西比泡沫形成,同时又因为无度的纸币发行而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法国经济从此陷入了长期的萧条。继而法国就有了这么一个怪圈,如果要预算平衡,则需要牺牲政府信用。比如发行纸币。法国财政问题在1926-1930年被暂时缓解,之后,又进入了死循环。路易十五时期财政并未好转,其优柔寡断的性格,导致王朝的力量减弱,由于财政危机,皇朝的信用越来越打折扣。路易十五有句名言,很能体现他漫长的统治:“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对,就是这位国王。路易十五死后,太子比他早死,路易十六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窘迫的财政导致其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而在这个会议上,产生了大对立,于是导致了大革命。过程就不叙述了,课本里面有很多。

朱高燧,明太宗(成祖)第三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二月,生于燕藩(北平),父朱棣时为燕王,镇守北平。生母燕王妃徐氏,魏国公徐达长女。明宗室制度,亲王诸子,世子外,其余年十岁即封,朱高燧长兄即燕世子朱高炽,次兄朱高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燧不知何故,查不到洪武年间受封郡王的资料。而建文年间,燕王已经起兵“靖难”,朝廷自然不可能再册封燕藩宗子。所以,朱高燧一直都没有爵位。朱高燧是燕王朱棣最在世最小的儿子(朱棣第四子朱高燨年幼早夭),自幼聪明伶俐,能察言观色,又因其相貌酷似燕王妃,所以颇得燕王夫妇钟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高燧祖父-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也是朱高燧的堂兄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接受诸文臣建议,针对手握兵权的诸王叔,展开“削藩”策,先后削周、代、齐、湘、岷诸王,最终的目标是诸王之首:燕王朱棣(太祖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均早于太祖去世,四子燕王朱棣为在世最长皇子)。建文元年(1399年),在朝廷步步紧逼下,燕王被迫起兵“靖难”,对抗朝廷。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将来燕军会击败南军,燕王会打败建文帝夺取江山。燕王的想法,不过是死中求活,就算是最终失败,也算是反抗过,壮烈不屈而死,好过窝囊地被侄子废黜,狼狈不堪度过下半生。这个时期的朱高燧,因为年幼,无法独立担当重任,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出彩的时候。朱高燧大哥,燕世子朱高炽,在靖难中临危受命,率领万余人,抵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坚守并击退南军,为燕王保住大后方;并且在之后数年里,管理燕军后勤粮秣供应,井井有条,为燕军最终取胜立下大功。同时对于建文帝亲笔来信,以“封王”为条件的投降诱惑,毫不动摇,直接将南使及书信送交燕王处,显示了作为燕王继承人的优秀品质和坚定立场。虽然他身体不好,无法上阵,实现跟父亲一样的马上战功;但是在治理庶务上,燕王乃至整个靖难集团,都缺少不了他在后方的运转帷幄。尤其是他的燕世子,是太祖亲封,祖制所在,燕王是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举兵靖难的,朱高炽的世子地位,稳固不可破。朱高燧二哥,高阳王朱高煦,虽然性情暴躁、为人粗鲁,但是于军事上,就是燕王朱棣的翻版。在靖难中,每每身先士卒,跃马横刀,交战时冲锋于前,撤退时为全军断后,多次出生入死,勇冠全军。尤其东昌之战,南军包围燕军,四面围攻;燕军大败,主将张玉(日后永乐朝大将英国公张辅之父)战死,燕王本人身陷重围,几乎丧命;是朱高煦冒死杀入阵中,阵斩南军勇将翟能,击退南军,救燕王于危难。所以燕王对朱高煦器重无比,乃至有了手抚其背,说的那句话:“小子,努力!你大哥身体不好!”这个时候,燕王就有了易储的想法。而父亲的暗示,给了朱高煦无限的想象,从此后,取代大哥,成为贯穿朱高煦整个生命历程的愿望,并锲而不舍地去实施,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于朱高燧本人,燕藩举兵时,不过年仅十六,于政务没有多少可以施展的地方,于军事更加不可能跃马冲锋。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在靖难时期的具体作为,但是可以想到,十几岁的少年,至多是在燕王府内陪伴母亲,协助大哥管理好王府内部,或者做一些辅助后勤,鼓舞军士的事情。但是他也有长处,因为口齿伶俐、酷似徐王妃,而年幼乖巧,所以从小就得燕王欢心。在靖难开始时,局势不明,燕藩人人心里没底,燕王遇事不顺,暴躁发怒,甚至要杀人。旁人皆不敢劝,只有朱高燧,借幼子身份,上前劝慰,才能稍稍平息安抚。所以日后朱高燧因此而恃宠,并逐渐骄横。当大哥愈发不受父亲喜爱,而二哥心心念念想拽大哥下位,也遭到父亲嫌弃后,自己便逐渐生出别样心思,进而开始觊觎储位。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落下帷幕:燕军一路南下,渡江破京师(南京),建文帝大乱中失踪,燕王朱棣夺取江山,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即明太宗(成祖)。之前朱棣还没有起兵靖难,在北平为燕王时,燕藩的继承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朱高炽是嫡长子,太祖钦定册封为“燕世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但是燕王夺取江山后,从一个地方藩王成为全天下的主人,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就要好好地考虑一番了:长子、次子,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到底把天下交给谁,是值得深思的事。但是,无论如何,排第三的朱高燧,年幼心性不定,完全不在考虑人选中。永乐二年(1404年),考虑了两年的成祖,终于下定决心,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明确皇统所在。并同时册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就藩云南,三子朱高燧为赵王,藩地彰德。汉王朱高煦太子之位落空,恼羞成怒之下,如何大闹撒泼,据不就藩,之前的文章回答:“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一篇中已经详细叙述,本篇不再复述,着重讲述赵王朱高燧的事情。赵王不像二哥一样,因为期望没有那么高,所以失望也没有那么大。受封赵王后,奉成祖之命,驻守顺天(北平)老家,当地所有军务政务,官员人等皆先报赵王,审定后,才按王令执行。成祖数次出征漠北,均驻守顺天,而成祖不在顺天时,赵王就是当地最高权威。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大明迁都京师(北京顺天府)前,赵王朱高燧就是这个大明名义上第三重要(中都凤阳名义上第二重要),实际上第二重要的城市主人。赵王自从掌管老父起家之地后,恃宠而多行不法,对于太子大哥也逐渐不放在眼里,时常伙同赖在京师(南京)成祖身边的二哥汉王朱高煦一起,构陷太子,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几次使太子大哥陷入危险境地。是东宫官员拼死舍身保护,及诸文臣尽力周全,才得以保全。其中解缙被杀,黄淮、杨士奇、夏元吉、杨溥等文臣下狱,夏元吉直到成祖去世,才被释放。赵王已经身为亲王,是全天下排名前五的尊贵之人,实在没有理由跟着汉王去争夺储位。汉王自己又有亲子,即使真的夺到了大位,也不可能立赵王为皇太弟。朱高燧此举,简直和齐王李元吉伙同太子李建成对付秦王李世民一样,成功了也不见得更进一步,失败了几乎会失去全部,何苦来哉。同时,在顺天主持军政事务时,赵王独断专行,骄奢不法,胡作非为,朝野多有忿言。其属下官员也依仗其势压迫地方,行事放肆。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在得知赵王近年不法事后,盛怒之下,褫夺赵王衣冠,罚其闭门思过,并诛杀作伥的赵王长史顾晟,以警告小儿子收敛。还是太子求情,给三弟打圆场,才使得朱高燧得以被赦免。但是他表面上感谢大哥援手,暗地里还是以为是太子指使人向成祖告状,自己才会被罚,所以认为是太子演戏,以后依旧对大哥怀有恨意。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正式迁都顺天(京师、北京)。因为之前顺天一直是赵王朱高燧在管理,这下皇帝把都城迁来,等于是变相剥夺了赵王的一部分权力,所以朱高燧心态更加不平衡。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六十四岁的成祖已经步入老年,身体很差,连续数日没有能够上朝处理政务,所以日常朝政,由太子朱高炽处理。与赵王交好的宦官、司礼监太监黄俨,江保等人,因为之前太子主持朝政时,曾经要削减宫内开支,缩小宦官数目,所以怨恨太子,于是借机向成祖进谗言,诬告太子。成祖不予理睬。之后黄俨等人不甘心,想到赵王在京师(为什么不想到汉王,因为这个时候,汉王朱高煦早被成祖赶到山东乐安就藩去了),于是编造谣言,说皇帝越来越不喜欢太子,想要易储,改立赵王。而在宫中谣言影响,及赵王的默许下,常山中护卫指挥使孟贤(常山三卫是赵藩护卫),勾结羽林前卫指挥使彭旭,准备谋反。在同党钦天监官王射成信誓旦旦的“天象有变、帝位更替在即”断言下,他们勾结内宫宦官杨庆,让他的养子(在成祖身边服侍的小宦官)准备毒药,寻找机会毒死成祖,然后伪造遗诏,传位给赵王。孟贤、彭旭等带兵挟持朝中大臣,以伪诏迎立赵王继位。兴州后屯卫军户高以正,受赵王指使,居中联络,准备实施计划。但他的外甥王瑜得知后,在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向朝廷告发诸人的谋逆,于是阴谋败露。成祖闻报后,起先不信,说赵王怎么有这个胆子(若是汉王这么做,成祖还觉得像真的)。后来得知详情,目瞪口呆,然后雷霆大怒,不顾病中,在皇宫右顺门亲自审问赵王朱高燧及其他谋逆人等。朱高燧魂飞魄散,面对皇父的怒斥:“是你小子干的吗!”,张口结舌、“栗不能言”。成祖一看朱高燧这个样子,哪里还不知道真伪,一气之下,想就此废黜赵王,甚至处死。关键时刻,还是太子大哥朱高炽出面劝说:“这都是下面人想要富贵,暗地里作乱,高燧肯定不知道实情。”......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明史·卷一百十八》。于是,参与作乱的孟贤、彭旭、高以正等人,皆被诛杀,宫内牵扯此事的內官,也被清除。赵王身边那些飞扬跋扈的亲信,自然也一个都跑不了。至于赵王朱高燧本人,成祖考虑再三,还是因为自己子嗣稀少,加之想起早逝的徐皇后,放过了这个逆子。但是之后,直到成祖北征病逝于榆木川前,朱高燧都没有再得到父亲的原谅,被彻底废弃不管,再也没有翻盘。自从这件事之后,赵王一蹶不振,再也不复之前的骄横,只得整日里缩在家中,轻易不敢出门。这样也好,无意间躲过了数年后侄子的清算,也算因祸得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太宗(成祖)北征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大学士杨荣星夜疾驰返回京师,密报皇太子朱高炽,并以成祖遗诏示人,奉太子立即即位。而在京师的赵王,在山东的汉王,都没有来得及做出动作,大事就定了,只得臣服于大哥、新君。皇太子登基,即为明仁宗。仁宗对于两个跟自己作对了二十年的弟弟,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大哥、皇帝应有的气度:给两个弟弟各加禄米二万石,其他赏赐也多有馈赠。对于汉王的反应,我的文章回答:“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已有详尽述说,这里不再重复,着重阐述赵王。赵王朱高燧自永乐二十一年后,已经丧胆(造反作乱这个高技术活,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对于大哥的登基,心里一直担惊受怕,生怕被算总账。得知大哥既往不咎,自己居然没事,而且待遇不降反增,优渥有加后,简直是喜出望外。从此,算是真正地与大哥和解,关系日渐亲密,再也不复年少时张狂的性格了。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燧正式就藩彰德。临行前,为了表示再也不和大哥做对的决心,赵王将赵藩三护卫中的常山左、右二卫交还朝廷,以表洗心革面,仁宗十分欣慰,赐诗给他,亲自送至承天门外。当年,仁宗去世,皇太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赵王此时刚刚到达彰德,闻讯立即上表,一是向大哥举哀,二是向侄子表明臣服。宣宗为表示亲亲之情,回信抚慰,并赐赵王禄田八十顷。对于那个远在山东,一直没有死心的二哥汉王,朱高燧收敛了早年的野心,不再过多牵扯,维持正常兄弟关系而已。对于汉王或明或暗的示意,始终保持距离,不再掺和,也算是将来得以善终的回报。宣德元年(1426年),按捺了近三十年的汉王朱高煦,终于再也不想忍耐了,于山东乐安起兵“定难”,意图重演一遍当年父亲的辉煌。但是他没有成祖的出色才能和坚韧的心性,而宣宗也不是建文帝那种不谙军事的软弱之人。不过区区几十天,在宣宗御驾亲征的军事打击下,汉王叛乱集团被彻底粉碎,汉王及全家被废为庶人,押往京师软禁,而从乱者被诛杀、发配、流放塞外,达数千人。(详见我文章回答:“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里活活烹死”)赵王得知二哥举兵后,还没来得及就此事表态,朝廷平定汉逆叛乱的消息就传到彰德。赵王祝贺朝廷平乱的贺表还没有发出,更加惊人的消息接踵而来:“当年在永乐年因为夺嫡而和自己结下梁子的文臣,在平定汉王,大出了当年恶气后,为了彻底报复,正在怂恿皇帝趁热打铁,自山东率平乱大军直接奔赴河南,顺便将赵藩也一并废除!”就在赵王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宣宗的使者-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来到彰德,消除了他的忧虑。袁容奉宣宗之命,将诸臣要求擒拿赵王的奏章全部带来给朱高燧看,并要袁容传告:“先帝(仁宗)对于两个叔叔,关怀友爱之情,是天下人都在眼里的。现在汉王自绝于天,谋反作乱,我不敢赦免他。如今我只有王叔你一个亲叔了,你有没有反意,我是知道的。欲加之罪,我是不会做的。这也不符合先帝的仁爱之心。”得知皇帝的意思后,朱高燧终于是一块石头落了地,之前的小心收敛,终于是得到了回报。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后怕。为了彻底消除侄子的猜忌,于是赵王主动上奏,将仅存的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等赵藩护卫统统上交朝廷,以后就做个安乐王就好。宣宗见三叔如此识趣,于是也没有再找他麻烦,并将赵藩仪卫司返还,让赵王可以保留亲王的威仪。对于侄子的宽容大度,赵王赶紧上疏,叩谢天恩。此后,赵王朱高燧在彰德低调行事,小心翼翼,终于保全了首领和全家,得以善终。宣德六年(1431年),四十九岁的赵王朱高燧于彰德薨逝,朝廷赐谥号“简”,称“赵简王”。子朱瞻塙继承王位,延续赵藩传承,直至明末,历时二百一十九年。而彰德赵藩,也是成祖之下,除帝系外唯一的一脉。朱高燧以后半生的改过,得以全身而退,惠及家族,比他那个一根筋的二哥,可算是强过万倍了。

相关文章

2003末代甲a最后一轮(末代甲a输球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