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倒未必是想害张郃,而是被诸葛亮耍的团团转,不小心中计了而已。和演义中不同,历史上司马懿长做坐镇荆州。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重,司马懿才从荆州被调往关中,都督关中军事,有机会和诸葛亮交手。而比较悲剧是,这次交手结果以司马懿完败告终。司马懿到长安以后,命费曜、戴陵统帅精兵四千驻守上邽,自己则带张郃等魏军主力去救祁山。张郃建议分兵留守郿县等处,司马懿没有听从。结果诸葛亮留下部分部队继续包围祁山,自己率主力突袭上邽,魏军大败。诸葛亮顺手还把上邽一带的小麦割了,以充军粮。司马懿得知上邽守军被击败,匆匆回援。诸葛亮率军逐步后撤,和魏军在卤城对峙。张郃又建议司马懿出奇兵袭击蜀军之后,司马懿还是没有采纳。结果后来被贾栩、魏平等将讽刺“畏蜀如虎”。司马懿受了刺激率军出战,被诸葛亮杀得大败。诸葛亮虽然取胜,不过因为军粮不济,于是决定撤军。司马懿看到有机可乘,于是命张郃率军去追击。张郃认为“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不宜追击蜀军。但是这次司马懿还是没听他的,固执己见。张郃无奈之下去追击蜀军,最终在木门道中了蜀军的埋伏,膝盖中箭而亡。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这次北伐时,司马懿完全是被吊打,三战三败。最后一次张郃之死并非孤例,更不是他算好了要害死张郃,只是单纯不如诸葛亮而已。最多也就是司马懿几次判断错误,而张郃却屡屡说中,让他丢了面子,所以最后一次还是不愿意听从张郃的正确意见,意气用事而已。
自2020-2021赛季开始,初始工资帽的基准值为3600万元,缓冲值为1200万元,初始工资帽上限为4800万元,下限为2400万元。实际合同工资支出超出工资帽上限或者低于工资帽下限的俱乐部,应向联盟缴纳青训调节费(比例逐年递增,2022-2023赛季起为100%)。为了遏制国内球员薪资增长过快的趋势,新规对球员的顶薪合同也作出了规定:单一球员最高合同工资限额为该赛季工资帽基准值的25%,2020-2021赛季为900万元。CBA下赛季的工资帽上限是4800万,新疆地区上浮20%,达到5040万。而周琦一人就占了2000万,阿不都1200万,西热力江400万,加起来就是3600万,距离工资帽上限5040万只有1440万,只有1440万的新疆,想要签约可兰白克真的有点难,即使,可兰要的是老将合同,他也是老将合同里的顶薪,因此,据传可兰要奔赴上海,上海可以出得了高价。范子铭和俞长栋纷纷离队的前提下,上赛季的固定阵容被拆得面目全非。也可以说给年轻的新疆队员机会,可是,他们成长的速度必然会慢,不可能有上赛季那么稳定。拆散新疆最主要的阵容,新疆就是CBA出台工资帽最大的受害者。
零陵上将邢道荣,善使开山大斧,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战斧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妨主的兵器;共有八位斧将,均死于非命;而邢道荣在八位战斧将军中,位列倒数。1.兀突骨——被魏延搞死。兀突骨不食人间五谷,生吃毒蛇如辣条,猛啃恶兽咯嘣脆,导致满身长满了片片鳞甲,刀箭不入。兀突骨身长丈二,比吕布还要高大很多;兀突骨骑乘巨象,比赤兔马还要威风八面;兀突骨使用开山大斧,有搬山卸岭之势。兀突骨是诸葛亮平南蛮期间遇到的终极BOSS,赵云、魏延见了这种非人类,不禁感叹道“我等上阵一生,未尝见如此人物”,即便是吕布遇到兀突骨,也绝对无可奈何,甚至惊惧之下甩开赤兔马就跑。兀突骨及其麾下三千藤甲兵,让诸葛亮伤尽脑筋,只好请出魏延,祭出了“终极诈败”之术,才扭转局面,最终七第七次擒孟获,平定南国。魏延虽属一流武将,却也是“诈败王”,很不讲武德的,曾经在斜谷之战中通过诈败射掉曹操门牙,曾经在剑阁之战中通过逼真诈败将一生谨慎的张郃引进了木门道口,甚至他连司马懿都诈败,连女人都诈败,正是魏延的诈败,诸葛亮才生擒了祝融夫人。按照诸葛亮的吩咐,魏延必须连输数阵,才能引兀突骨入彀。这下好了,魏延在兀突骨面前开启了疯狂诈败,在与兀突骨的多次交手中,几乎每次都是“回兵交战,不三合又败”,在接连诈败十五阵之后,魏延终于大败,“尽弃衣甲、头盔,匹马逃命”。兀突骨驱巨象,带领三千藤甲兵急追,终于一头扎进了盘蛇谷,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2.徐晃——被孟达射死。徐晃作为战斧猛将的典型代表,在其作战生涯中,却有两大污点:一次是被颜良二十合速败,不过颜良实在太猛了,曹营诸将无人可敌;另一次就是在赵云的枪法面前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不过赵云的枪法实在太绚了,张郃同样被吓得胆战心惊。即便如此,徐晃仍稳入一流猛将的行列,在前期可以单挑许褚五十合战平,在后期可以单挑状态欠佳的关羽八十合而胜出。徐晃、张辽,都是关羽的好友。在大战沔水时,徐晃曾对关羽说,“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其实,张辽、徐晃真的没从关羽那里学得什么,如果非说有,那可能就是受其影响,而对于冷箭也毫不设防。张辽曾被文丑连射两次,最终被丁奉射死;而徐晃对于冷箭,同样防御力极差。司马懿千里奔袭征讨孟达时,徐晃相随。在骤马奔至新城下后,徐晃刹不住战马,冲到了战壕边,被孟达开弓急射,一箭爆头,翻身落马,战斧落地!3.潘凤——被华雄斩杀。潘凤与邢道荣并称“战斧双神”,其人气及知名度远超其他武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力压吕布、五虎等人。潘凤为“冀州上将”,邢道荣为“零陵上将”,二人相互辉映!潘凤的光辉事迹,为大家津津乐道。汜水关,华雄连斩数将后,诸侯一筹莫展。韩馥自告奋勇地起身,将潘凤推上了前线。潘凤高声叫道“取某兵器来”,然后连扭两下脖子,只听咔吃作响,于是倒提宣花斧,骤马出营门而去。不多时,探子回报,“潘凤已被华雄斩了”。诸侯闻听,“尽皆失色”。4.徐质——被姜维刺死。徐质是曹魏后期的猛将,虽然姓徐,也使巨斧,但他并不是徐晃的儿子。在姜维北伐期间,徐质是司马昭的开路先锋,武力彪悍,曾经三合速败廖化,又数合之内杀败张翼,后来还在乱军中亲手斩杀了张嶷。姜维在徐质面前,没有任何取胜的把握。姜维用计,连夜火烧魏军营寨;徐质在不明就里时,心慌意乱。姜维突然从火光中斜刺里杀出,一枪刺倒徐质战马。在徐质翻身落地后,姜维率乱军一拥而上,将徐质砍为肉泥。5.李异——被关兴砍死。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孙权恐惧,孙桓(孙权之侄)举荐了两员猛将,即李异和谢旌。李异使一柄蘸金斧,与邢道荣同样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孙桓举荐这两位猛将,就是专门为了对付关兴、张苞的。在猇亭之战中,吴蜀列阵单挑。谢旌与张苞单挑三十合后,气力不加,拍马而走;李异一看大怒,拍马轮起战斧,截住张苞厮杀,在单挑二十回合后,吴军中有人(可能是马忠)突发冷箭射倒了张苞的坐骑,张苞马失前蹄翻身落地。李异急忙向前,正要痛下杀手,却被关兴突袭而来,一刀斩于马下。谢旌在后来的混战中再次遭遇张苞,被一矛捅死。6.韩德——被赵云一枪刺死。韩德是西凉大军阀,善使开山大斧,同样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韩德率八万西羌兵助力曹魏夏侯楙,并带着四个儿子一起上阵。凤鸣山之战,赵云一挑四,将韩德四子全部挑落。韩德肝胆俱裂,痛彻心扉。在次日决战时,韩德痛骂“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于是纵马抡动开山大斧,直取赵云,“战不三合,枪起处,赵云刺死韩德于马下”。7.钟缙——被赵云一枪刺死。钟缙、钟绅,均为夏侯惇的部将。钟缙使开山大斧,自称“万夫莫敌”,钟绅使方天画戟,自称“温侯再世”;在赵云从陷马坑血战之后突围而走时,钟氏兄弟大叫“赵云快下马受缚!”赵云此时已经人困马乏,但仍有枪法支撑,于是更不答话,冲上去挺枪便刺。钟缙率先冲上来迎敌,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钟绅持方天画戟直戳赵云的后心,被赵云闪过后,抽出青釭剑,一剑砍掉半个脑壳。8.邢道荣——被赵云一枪刺死。攻取零陵,张飞为先锋,赵云为合后。零陵太守的大公子刘贤,是个标准的井底之蛙,曾经放出狂言,“刘备有张飞、赵云之勇,我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对!”两军阵前,邢道荣大骂诸葛亮,然后直奔诸葛亮的四轮车,抡开大斧杀过去。猛追半天后,邢道荣忽然遇到了挺矛跃马的张飞。邢道荣毫不惧怯,毅然上前交手,可惜实力不济,在单挑不数合后,“气力不加,拨马便走”;在舍命冲出后又遭遇赵云拦路,邢道荣竟然直接“下马请降”。邢道荣敢于怒骂诸葛亮,怒斗张飞,也算一条好汉;而且他能屈能伸,敢于在诸葛亮、赵云面前诈降,也算是智勇兼备,可惜诈降被对方识破。邢道荣答应做内应,建议诸葛亮连夜截营;在被诸葛亮放回后,邢道荣将兵伏于寨外,寨中虚立旗幡,专等诸葛亮自投罗网。邢道荣毕竟道行太浅,被诸葛亮识破,在夜战中,邢道荣大败,被张飞吓跑后,忽然遇到火光中冲出的赵云,邢道荣措手不及,“被一枪刺于马下。”小结:上述八位斧将,除了兀突骨属于BUG、徐晃属于强一流猛将、徐质属于一流武将外,其余几人,虽然各自号称“万夫不当之勇”或“上将”,但充其量就是二三流武将。纵观八位战斧之将的死亡,竟然有三位死于赵云之手!邢道荣遇到杀心大起的赵云,死在这位超级狙手枪下,也不枉此生了!题主将张飞“三国第一猛将”的头衔强横地冠在邢道荣头上,估计是娱乐为主。如果说邢道荣堪称三国第一猛将,那么潘凤绝对是三国第一神将了!
关羽北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年底,这是一件轰动当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事,同时这件事也扑朔迷离,有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搞得太清楚,比如关羽为什么要北伐。关羽北伐带有一定个人情感因素关羽北伐的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关羽北伐的几个月前,刘备在汉中大败曹操,曹操从汉中退出,之后刘备在汉中称王,当时举行了很隆重的汉中王就职仪式,不过关羽没有参加,他一直坐镇荆州。关羽独自守荆州有5年时间,还算称职,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地盘还在。刘备是这一年的7月在汉中称的王,称王之后对蜀汉方面文武官员的职位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涉及到武将方面主要是任命了“四方将军”,其中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在酝酿这项人事安排时曾出现分歧,诸葛亮有不同的意见,之前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地位高于关羽,关羽已经很不高兴了,专门给诸葛亮写信,间接地表达了不满。所以诸葛亮提醒刘备是不是考虑得更周全一些,照顾一下关羽的感受。刘备一向尊重诸葛亮的建议,但这次他坚持自己的看法,刘备对诸葛亮说:“吾自当解之。”不久刘备从汉中回到成都,尽管很忙,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关羽的事,刘备觉得关羽那边确实需要安抚,所以刘备派了费诗去做关羽的工作。费诗是蜀汉著名的外交家,口才超一流,当时全下口才最好的是江东的虞翻,这位费先生可以排进前5名。费诗去了荆州,关羽一开始态度确实不太友好,但费诗没有害怕,没有为讨好关羽而乱拍马屁,但也没有跟关羽叫板,而是通过不软不硬的一通话让关羽自己去掂量。由于话说得在理,关羽也不是完全听不明白话的人,所以赶紧接受了任命。关羽送走了费诗,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不仅黄忠与他平级平坐,而且刘备让魏延守汉中,也让关羽不痛快。汉中的地位与荆州相当,从地位上黄忠实现了与关羽平起平坐,从实际作用看魏延又与关羽相当,关羽觉得自己这个蜀汉“带头大哥”当得有些水分。黄忠、魏延进步快,是因为他们这几年立的功劳多,立功这种事,必须有机会,在益州和汉中天天都有机会,而有荆州就没有,没有机会,怎么去立功?关羽的心里不太痛快,危机感倒也谈不上,但多少有些焦虑,想找机会建功立业,让大家看看我关羽不是只会摆老资格,我是有两下子的。关羽北伐也是特殊天气因素促成的就在关羽想建功立业的时候,机会来了,这时候大概是8月份,是长江流域最容易发生汛情的季节,这一年江汉一带就发生严重汛情,下起了特大暴雨,汉水暴涨。曹军在荆州前线的主要据点襄阳和樊城都在汉水边上,一个是汉水南岸,一个是汉水北岸,汉水发了大水,水势很猛,“平地数丈”,城池及军营都被淹了。这场大雨引起了关羽的沉思,关羽觉得这是一个好发动北伐的好机会,于是决定马上发起北伐。出发前,关羽对后方的防务也进行了一些安排,命令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留下了一支数量不下的人马,得防备老窝被端了,之后,就率军北上了。关羽北伐算不上蛮干,不说气象条件,就是从其它客观条件上说,当时刘备汉中得手,上庸三郡成片,使得襄阳、樊城地位变得孤立,曹操新败于汉中,曹军士气低落,攻取襄阳、樊城的条件的确成熟了。关羽北伐也有被动防御的可能性除了上面说的理由外,仔细梳理一下其它史料,还会有一些新发现,能进一步揭示关羽北伐的决策过程。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兵败汉中,退到了长安,在那里他曾向驻守在襄阳的曹仁下达了一道命令,让曹仁率兵讨伐关羽,同时派于禁率部增援曹仁,负责增援的还有徐晃所部,这几位都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将领,他们率领的是曹军的精锐。根据这个记载,这场仗不是关羽发起的,而是曹军先主动进攻。曹操刚在汉中打了大败仗,为什么突然在荆州主动出击呢?推测起来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是减轻关中方向的压力,汉中已失,曹操担心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在荆州故意挑战,提醒刘备,你别不管不顾,占领汉中就行了,不要趁机图谋我的关中;另一个可能是减轻合肥方向的压力,就曹操还没退到长安时,还在撤退的路上,这一年7月,孙权又来了一次趁火打劫,在合肥方向动手,当时曹操在合肥的兵力不到一万人,合肥方面压力更大,曹操知道荆州不仅是刘备的地盘,也有一小半归孙权,曹操想在荆州制造事端,把孙权、刘备的眼光都吸引到那里来。综合以上分析,关羽之所以突然北伐也许是这样的:曹操汉中之战失利后,立即命令曹仁在荆州方向发起一轮攻势,目的是缓解关中、合肥他两个战场面临的压力,作为刘备董督荆州军事的关羽,本来就想建功立业,又恰遇千载难逢的天时,几个因素碰到了一起,这才让关羽在来不及请示的情况下率兵北伐。
谢谢邀请。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策反孟达。从历史上来看,诸葛亮策反孟达是纯粹的利用他,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去接应他。孟达是一个人才,在刘备的时代,他是和法正第一批去接应刘备的西川人士。刘备让他担任宜都太守。然后又派他攻略房陵,与刘封一起占领上庸。后来因为不救援关羽和与刘封有矛盾冲突,就背叛刘备,投奔了曹丕。在曹丕那里,他得到了赏识。曹丕不但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还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在曹丕一朝,虽然有刘晔、司马懿等人进谏曹丕,说孟达不可靠,但是曹丕都是不听。等到曹丕死后,曹睿继位。孟达在朝廷里的好友也一一谢世,使得他心怀疑惧。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向他伸来了引诱之手。孟达利用他的属地和蜀吴相邻的优势,和蜀吴都眉来眼去,想要为了将来以防万一做准备。诸葛亮在孟达来往一段时间后,发现孟达一直在犹豫不决,没有反叛的决心。于是便使出了反间计。在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把孟达谋反的机密泄露了出去。司马懿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在写信稳住孟达后,倍道兼行,八日赶到上庸城下,十六天就攻下了城池,消灭了孟达。在这一段时间里,吴国和蜀国都派出了部队去救援孟达,都被司马懿半道阻挡住了。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出,吴蜀都没有派主力去救援孟达。尤其是诸葛亮,是他逼迫孟达造反的,可是他却没有派足够的兵力去救援孟达。那么,他当时在干什么呢?我们如果从时间上看,就能够得出结论。孟达是太和二年一月被司马懿消灭的,而几乎与此同时,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司马懿在攻歼孟达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他的北伐。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怎么可能打乱自己的计划,去救援孟达呢?从这里,我们就能够得出结论,诸葛亮逼孟达造反,根本就没有对孟达安什么好心。他根本就不是拿孟达作为推心置腹的朋友,而是作为尔虞我诈的对象。在他要引诱孟达的时候,他的手下费诗就明确反对。但是,诸葛亮还是与孟达通了书信。在史书记载: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魏遣司马宣王征之,即斩灭达。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诸葛亮既然要利用孟达,那他就要让孟达按照他的计划行动。当时,孟达给诸葛亮写信说:“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就是说,孟达在得知谋反计划泄露后,准备举事的时间在一个月以后。我们从时间上可以推断,诸葛亮想要孟达举事的时间就是在他北伐的同时。正是因为诸葛亮对孟达不信任,才采取了这种办法来逼孟达来配合他。可是,诸葛亮和孟达都算错了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在得知情况后,当机立断,根本就没有向皇帝报告。就日夜兼程的赶到上庸,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孟达仓促抵抗,很快就被司马懿消灭。诸葛亮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呢?第一,这场战斗吸引了曹魏上下的注意力,起到了掩护诸葛亮北伐准备的作用。到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满朝上下都根本没有思想准备,不知所措。第二,起到了吸引曹魏主力的作用。虽然司马懿平定了孟达的叛乱,但是,他的那一支人马要留在上庸做善后工作,一时无法脱身。而因此引起的连锁反应,张郃的人马也只得留在宛城附近以防万一。这样,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在整个雍凉地区,曹魏只剩下区区两万人马,还是分散配置的。这使得诸葛亮的人马如入无人之境,在震恐之下,三郡投降响应诸葛亮,造成了诸葛亮的一派大好形势。第三,消除了孟达这个隐患。孟达反复无常,诸葛亮对他并不信任。而且这个人文武全才,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劲敌。诸葛亮要从汉中北伐,有一个态度暧昧的孟达留在身旁,实在是放心不下。因此,让孟达和曹魏自相残杀,自取灭亡,也让诸葛亮能够全力投入北伐。但是,逼反孟达,由于对司马懿的误判,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诸葛亮信任孟达的话,他会在北伐后再让孟达举事。他在关中把曹魏的大部分兵力吸引过去,给孟达创造条件,奇袭曹魏的根本,这样,会造成最大的成果。但是,正是由于诸葛亮对孟达的不信任,他最后决定采取利用的策略对待孟达。孟达在这个策略下送了命。大家说,诸葛亮怎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北伐计划,去亲自率领大军救援孟达吗?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读三国史,有两个常见误会:高估了上庸的地位,低估了张飞的价值。上庸在三国时期的地位仅从平面地图上看,上庸是三国时期位置最紧要的地区之一。他西连汉中,东邻襄樊,南为三峡,东北可达武关、南阳,甚至到长安也不远。可是,汉末三国时期,群雄对这里似乎都不太上心。上庸、西城、房陵,在东汉时是归汉中郡下面的县。群雄割据时期,这里由申仪、申耽聚众数千家所控制,他们与汉中张鲁联系紧密,但并不归张鲁所统治,而西面以襄樊为中心的刘表也没有打他的主意。曹操取汉中后,申耽拜诣曹操,曹操只是将这些地方由汉中郡分出来,设为郡,归到了曹占荆州,但仍然以申耽等人管理这些地区,并没有大力经营。刘备占领上庸时期的事情,我们一会再聊。后来,曹魏再次统治上庸后,仍然以降将孟达、申耽等人管理,也没有怎么管。司马懿平定孟达后,曹魏虽然对上庸做了一些特别处置,但主要也是迁走人口,也没有以此地作太多文章。三国后期,上庸等东三郡倒是有两次被纳入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考量。一次是蒋琬主政蜀国时期,曾考虑自汉中顺沔水而下,取道上庸,攻略襄樊。但费祎、姜维等人都认为这事不靠谱,坚决反对,遂作罢。另一次是魏灭蜀之战中,魏兴太守作为几路伐蜀大军中的一路,在钟会指挥下参与攻蜀战争。除此之外,看起来“到哪里都近”的上庸,基本上没有存在感。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三国英雄们都瞎了吗?位置重要,但非用武之地上庸的位置确实重要,因此,三国时期,三国都曾力求控制他(孟达反叛魏国时,东吴也曾派援军前往,但尚未抵达孟达就败了)。但是,这里并非用武之地。如果许多朋友对上庸、房陵等名字的感觉只是停留在地图上的话,那不妨说说另一个词:神农架。上庸等东三郡,就在神农架地区。这里山岭多、交通不便。山岭多,因此可以成为各方的国防屏障。但在农业时代,山岭多也意味着比较贫瘠,统治成本高,难养大军。交通不便,意味着难以运转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粮草辎重。因此,上庸虽位置好,但最多只能在多路进攻中打打下手,非用武之地。刘备对上庸的安排《隆中对》是要以荆、益北伐中原。上庸,连接荆、益两处,看起来似乎刘备绝佳的用武之地。然而,汉中之战时,曹操迁徙走了汉中人口,使上庸这个连接器变得有些鸡肋。由于汉中人口被迁走,刘备不能像当年刘邦一样长期在汉中驻扎大军,只能将主力带回西川,仅留下魏延等人把守汉中。无论是上庸的军队还是汉中的军队,规模都有限,难以抽调足够兵力加入荆州战场。而如果驻扎在西川本部的刘备军主力要经上庸作文章,需先翻越大巴山脉进入汉中,再从汉中沿水流极其湍急、航行条件危险的沔水进入上庸,再沿山、河出击对手,其运输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如果刘备要将部队加入荆州战场,最便捷的是自成都顺江而下,没必要爬山涉水从上庸过去。显然,上庸虽然在地理上连接荆、益,但其作用比较有限。刘备对上庸等东三郡的安排如下。1、承认申家兄弟的地位,继续保持自治,以维持稳定。刘备以申耽为上庸太守,申仪为西城太守,以刘封为副军将军。东三郡,除了被孟达攻取的房陵外,其余两郡仍然事实上保持自治。2、发挥孟达的影响力、能力,吸引、整理人口,经营上庸。当年刘备在新野和南三郡时,采纳诸葛亮之谋,整顿流民户籍,扩充了相当实力。直接去抢申家兄弟的人肯定不利于稳定,但如果能够整顿流民户籍,就可以壮大刘备在东三郡地区的力量。孟达出身扶风大族,其父孟他曾为凉州刺史。同时,孟达本人拥有比较全面的军政才能,后来被魏人称为有将相之才。因此,无论是出身还是才能,孟达都可以为上庸带来更多。后来,孟达叛走时,带走了部曲四千余家!这四千余家部曲,显然是孟达以其影响力、能力带来或整顿出来的。3、以东三郡实现对刘封的“安置”。刘封是刘备假子,但已入宗族,依古代宗法关系,是有继承权的。然而,刘备当然是要亲儿子刘禅继承。以相对偏僻、独立的东三郡由刘封统辖,类似于古代分封,是处理好刘封、刘禅关系的唯一可能。刘备对东三郡的长远规划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刘备的人事安排看,至少时间内,维持稳定、整顿人口、充实力量是刘备对东三郡的主要要求。当然,刘封、孟达也都是军事人才,在必要时,给与邻近区域(如关羽)协助也是应该的。但是,东三郡兵力本就不足,维持稳定的压力大,能抽调的兵力,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所以,当时的东三郡,既然发挥不了张飞所长,也非张飞所能完全胜任,完全不适合张飞。张飞的价值张飞的价值,被低估了。尤其是在刘备夺取汉中后,张飞所在的巴西郡不再处于对敌一线,似乎给人“闲置”的感觉。其实不然。首先,巴西郡对益州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西郡,邻近刘备的统治中心成都平原,但该地多山,多“板楯蛮”,地形、人情迥异于成都平原。形式迥异,因此自治程度很高;多板楯蛮,因此兵源丰富;邻近统治中心,因此对益州的稳定影响极大。当初,刘璋之所以请刘备入川,一为防备张鲁,次则为防备巴西太守庞羲的叛乱。因此,如果巴西郡太守有贰心,则益州无宁日,如果巴西郡太守是自己人,则不但益州稳定,且当地兵源还能使刘备军实力大增。尤其是板楯蛮,其战斗力非常强悍,是天生的精锐,在当年刘邦还定三秦时立下过大功。因此,张飞坐镇巴西郡,对形势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张飞军团是刘备军中的快速反应部队。张飞并不只是巴西太守,他还是假节的右将军,后来还是车骑将军。他的部队,是刘备集团野战军主力之一。张郃进犯三巴,张飞奉命率万余人进入巴中宕渠,击败张郃;刘备进取汉中,张飞、马超先率军进攻下辨,拉开战役序幕;刘备要攻夷陵,第一件事是叫张飞到江州会合。看来,张飞是中等规模战役的主力部队,是大规模战役的前部。巴西郡看似在二线,但却是最适合发挥张飞“先头”作用的地区。巴西郡内水网密布,沿着嘉陵江等水域,巴西郡的力量不论是西到武都,北到汉中,东到白帝城都非常方便,而自白帝城到荆州江陵更是朝发夕至。夷陵之战失败后,巴西太守阎芝立刻征兵,由马忠带去,结果,马忠抵达永安的时间,比驻在江州为后部的赵云还要早!可以说,巴西郡虽既不处一线,也不繁荣发达,但却是快速支援各处战场最有利的区域。驻在巴西张飞军团,正是照顾全局的快速反应部队。个人看法之所以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刘封、孟达没有支援关羽攻襄樊作战。其实,孟达、刘封所说“山城初附”等困难并非虚言。上庸驻军本就不多,又因内部既未稳定,又因地处一线,有后顾之忧,不可能给与关羽太多实质性帮助。相反,当时的刘备、张飞如果要援助荆州战场,顺江而下其实速度也不会慢。215年南三郡之争时,驻扎于成都的刘备迅速率领5万大军抵达公安。而其实从江陵、公安到襄樊战场,也是很快的。关羽进行襄樊之战时,刘备刚打完汉中之战,疲惫空虚,难以派大军前去支援,但如果以张飞率万余精锐支援还是可能的。张飞所部兵力虽不多,但是精兵,且巴西郡深处后方,行军也全部经过己方区域,非常安全,毫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因此,刘备集团在襄樊之战的失利,主要原因是总体协调、规划上的问题。其实,当时的荆州,曹操曹操不断调徐晃、张辽,甚至自己靠近襄樊战场,孙权调吕蒙、陆逊,甚至自己靠近江陵时,两大势力的重心全部靠向荆州。这种情况下,上庸守将是刘封、孟达还是张飞,真的会有什么不同吗?关羽进行襄樊之战期间,刘备集团确实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不过,不能因为一些失误就否定刘备的识人之才和用人胸襟。一码归一码。在对上庸的定位,对张飞的任用问题上,刘备的处置还是是精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