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球队 |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一战二战没参战的国家其实不少,比如南美国家就没有一个参战。欧洲国家是参战最多的,因为欧洲是主战场,但也有几个国家压根没参战。这几个国家是瑞典、西班牙、瑞士。瑞典瑞典是永久性中立国,不参加任何战争。而且瑞典的地理位置并不十分重要,远远不如丹麦和挪威,德国没有必要占领瑞典。实际上,瑞典在一战二战都同德国有所勾结。不但提供给德国大量的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提供大量军事物资,允许德国军队借道通过。德国人则认为,瑞典也是纯正的日耳曼人,属于兄弟民族,没有必要下狠手。况且,占领挪威、丹麦、芬兰就足够了,瑞典的意义不大,没有必要去进攻。瑞典虽是中立国,也有30万军队,又是日耳曼人很凶悍,不是容易对付的。瑞士瑞士和瑞典基本一样。瑞士其实没什么意义,对德国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占领。瑞士唯一的军事意义,就是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几条隧道。但瑞士表示,即便自己是中立国,也可以将隧道给德国使用。但如果德国强行进攻,瑞典就把隧道炸毁。这种情况下,德国当然不会攻打瑞士。同时,瑞士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一个金融中心。通过瑞士,德国得以将大量黑钱洗白,还进行了针对盟国的金融破坏战。德国需要瑞士这样一个第三方缓冲力量,不会占领瑞士。同时,瑞士多山,适合长期打游击战,德国也没有必要和瑞士人纠缠。西班牙自从美西战争惨败以后,西班牙变为欧洲三流国家,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也丢的差不多了。一战和二战,西班牙都没有参战,相反小小的葡萄牙倒是参加了。为什么西班牙不参战?其一是西班牙实力太弱,没有参战的本钱,该国经济和政治始终处于混乱中。以二战为例,1939年佛朗哥在德国意大利帮助下,好不容易打赢了内战,控制了西班牙。但西班牙内战死了50万人,国内还有很多反对力量,佛朗哥政权不稳,军队实力薄弱。而同年德国入侵波兰,欧洲爆发。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内部尚且一团乱,当然不会参战。这样一个国家,参战了对任何一方影响不大。一战中,西班牙出口不少物资给英法,获得一些实惠。二战中,西班牙则左右逢源,一方面出动志愿军给德国打苏联,提供很多物资,一方面他们也和英美勾搭,两边收钱。
二战瑞士为什么没有参战,我们要先从他的国家历史说起,在中世纪,瑞士是一个非常擅战的国家,因为古瑞士联邦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地形山地居多,它并不适宜进行大面积耕作,也没有向英法等国有殖民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因此瑞士是一个雇佣兵国家,专门帮别国打仗成为一种重要收入来源。瑞士雇佣兵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瑞士参与了很多战争,例如在1792年到1802年,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瑞士作为包括国王路易十六在内的外籍雇佣兵奋勇参战,但也牺牲惨烈。而在1803年至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瑞士战败,法国占领瑞士并破坏了旧有的联邦。 经由这两次惨烈的战役之后,瑞士人民意识到,由于瑞士占据守卫阿尔卑斯山的独特战略位置,欧洲列强都争取瑞士成为他们的盟友,但他们无法选择任何安全的一方。到了1815年拿破仑战败,法国与欧洲列强在解决战后问题,於维也纳会议里簽订了《巴黎条约》(Traité de Paris),瑞士便利用这个机会提出了,有利于整个欧洲大陆的、巧妙的双赢解决方案,就是成立一个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从此瑞士向整个欧洲社会表明, 不管以后是否再发生像拿破仑战争这样波及全欧洲的战争,瑞士将不会在政治上倾向任何一方,永久保持中立。曾经组成反法联盟的欧洲国家,如奥地利、英国、葡萄牙、普鲁士、俄罗斯等,也一致同意瑞士不被拉入任何军事冲突的权利,及同意让瑞士不受武力侵袭。维也纳会议里簽订了《巴黎条约》正因瑞士这个中立国的身份,在其国土上滋养出了一个特殊的经济形态“私人银行”,1934年瑞士政府颁布《联邦银行法》,从国家层面给“私人银行”们背书,允许客户以任何形式的匿名存款,同时私人银行需承诺,不会泄露任何“金主”的身份。正因国家都出面背书,瑞士“私人银行”在二战爆发前,成为了欧洲的“私人银行业”巨头国家,储存着大批资金。当其他欧洲国家相继沦陷于德国之手后,瑞士的资金储存总量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这个私人银行对瑞士国家安全也起到很大作用,我们等下会说到。瑞士“私人银行”回到我们的主题,为何二战瑞士不参战,那也是因为德国没有进攻瑞士,导致瑞士没参加二战,但面对二战德国横扫欧洲大陆各国,为何希特勒没进攻瑞士?原因如下:第一:瑞士的多山地形,是不适於德軍庞大的机械化部队或重型坦克及大炮通行的。 第二:二战期间,瑞士实施「全民皆兵」的兵役政策,18岁至42岁的瑞士人民皆必须投身军旅,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责大任,在面對德军可能入侵危险最严峻的时候,几小时之内瑞士男人们就能穿上军装,走上战斗岗位;妇女们代替了男人的工作。而且全国实行了严格的食品定量制度,包括饭馆和旅馆。为了防备纳粹军队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39年,在一个只有四百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由于瑞士人民这种同仇敌忾的决心 以及当时希特勒面临著东西两面应战的困难,使得瑞士在战火横飞的欧洲免於戰爭。第三 :瑞士在二战时期,是德国对外唯一的贸易窗口,为了自保,瑞士甚至提供德国1.5亿瑞士法郎的贷款、精密零件和电力支持等,保证德国工厂的正常运作,此外德国还透过瑞士“私人银行”,将希特勒在战争期间掠夺来的财富换成了外汇,让希特勒有钱购买所需的战争物资,所以這也是希特勒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之一。綜合上述 可以解釋為何二战瑞士为什么没有参战
美国冷战时拥有200万军人,古巴巅峰时只有23.5万军人,美国是古巴的十倍。美国冷战时的装备,从天上到海里,再到地上,完全碾压古巴。冷战时,美国的军费投入,更是古巴的150倍左右。就这样的实力差距,美国好像还不敢攻打邻国古巴,这是为什么?1、兔子不吃窝边草,否则后患无穷中国有句古话:兔子不吃窝边草。吃了会怎么样?兔子洞就会被轻易发现,危险就会大大增加。问题是,美国不是兔子,古巴也不是草,为什么就不能攻打后,据为己有?打了古巴,美国会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古巴的难民怎么办?现代战争,难民是个大问题,如果美国把古巴打了,大量的古巴难民会涌入美国各大城市,这会让美国的社会秩序得到非常大的影响。第二,古巴坚持打游击战怎么办?美国打赢古巴,那是没问题的,就是时间问题。问题是,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硬得像块石头”,不容易屈服。而且,古巴国内,除了大量平坦的地区外,还有一些山地和丘陵地带,一旦古巴人开始和美国打游击了,美国怎么办?大国打小国,贵在快速解决,贵在教训一顿了事,一旦拖入长期的战争状态,实在不划算。按照古巴当时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做事,游击战肯定会开展的,如此一来,美国就得长期面临古巴的边境骚扰。这会让美国不胜其烦。不如不打!2、古巴背后还是有支持的千万不要以为古巴背后没大佬,苏联就是古巴背后的大佬。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想必,很多人是清楚的,就是因为苏联要悄悄在古巴部署发射架,安排核弹头,因此,美苏两国闹得很不愉快,差点就大打出手了。当时,赫鲁晓夫和肯尼迪,都做好了世界大战的准备,核按钮随时都有可能被按下。最后,双方还是选择了克制。所以说,美国要打古巴,也得考虑苏联的心情,搞得不愉快了,两国可能就干起来了。3、古巴没啥油水,为何要打?古巴的油水很多吗?只能说,古巴的油水有,但不是惊人。古巴的石油储量连全球前20都排不进去。不否认,古巴的矿产资源还是有一些的,但让美国冒着各种风险来侵略,实在不划算。在古巴国内,现在最重要的两种作物就是:雪茄和甘蔗。古巴的雪茄名扬世界,古巴的甘蔗糖产量,居于世界首位。难道,美国为了雪茄和甘蔗,来打一仗?怎么可能。可以这么说,古巴就是个农业国,农业资源丰富。这样的一个古巴,像美国那种嗜血的吞金兽,怎么看得上眼?4、美国也曾经和古巴干过仗美国也不是没有发动过对古巴的战争,在十九世纪末,美国看着古巴快独立了,顺势找了一个理由,说美国的船被击沉了,因此,美国和西班牙(当时西班牙是古巴的宗主国)在古巴的大地上开战,美国获胜了,就此控制了古巴。但是,美国发现一个情况,打下容易,控制难啊!因此,在1902年,美国允许古巴独立了,扶持了亲美的傀儡政府,并租借了古巴的关塔那摩湾和翁达湾(Bahía Honda,在古巴西部)为海军基地。后来,这关塔那摩几乎成了美国自家的了。古巴经过各种波折后,1959年,在卡斯特罗等人的努力下,古巴新的革命政府产生了,领导人就是卡斯特罗。这个政府不亲美!卡斯特罗非常强硬,这让美国很别扭,安排了很多次的暗杀,都没有达到结果。1961年,美国策动了雇佣军和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发动了“猪湾事件”。当时,这支进攻队伍代号为2506突击旅,设了四个步兵营,1个摩托化营、1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和几个装甲分队。美国人为了为了支援这只部队入侵古巴,大手一挥,派遣了14架B-26轰炸机、8架C-54运输机、10艘登陆舰艇。不止于此,几艘潜水艇也被五角大楼派了出去。结果怎么样呢?失败而归,美国组织起来的2506旅死了191人,古巴也死了176人。一切说明,古巴很硬,美国派小股部队要解决问题,很难。派大批部队,又有点胜之不武,要接受各种谴责。5、美国控制其它国家的其实已经变了美国不是俄国,从进入20世纪开始,不以占领土地为目的,而是通过驻军、经济影响、政治影响,达到软性控制他国的目的。总之一句话,美国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达成自己的邪恶的目的。所以,刺杀卡斯特罗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00多次,而在猪湾事件中派出去的小队也是雇佣军和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当时,如果能掀翻古巴政权挺好,如果不能掀翻,也没关系,损失也不大。美国真要打那个国家,一般不单挑,而是找到充足理由,去群殴。我们看看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等,哪个不是美国带人去群殴的?一句话,群殴风险小撒!对于大国,美国的策略是发动其它小国,进行消耗战,美国自己不主动进入战场。比如,苏阿战争中的苏联,就是有美国支持的阿富汗,进行了长期的消耗战;再比如,现在的俄乌战争不也是如此吗?美国和北约支持乌克兰,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明知美国的用心,乌克兰却跳不出那个棋盘,因为主权和国土问题。说到这儿,我们该收一收了,美国为何不打古巴?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原因:兔子不吃窝边草,古巴背后有支持,美古也曾打过仗,古巴没啥大油水,美国改变了策略!
因为美国独立战争,压根就不是仅限于北美大陆的局部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在这一阶段,英军优势明显,美国大陆军被英军削得很惨,最惨的时候,也就是1776年9月26日丢了费城后,大陆军惨到跟叫花子军团没区别了。为了逆转颓势,美国独立派一面调整对内部署,用煽动式演讲动员全民参战,把战争进化为了全面战争。另一方面向外求援,寻求欧洲列强的支持。比如美国开国先贤之一的富兰克林当时就在法国巴黎到处游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碰上法国贵族时,富兰克林就说我们的仇人都是英国呀!我们美国是举了国债打仗,决心很大哦。帮助我们吧,这是你们一雪前耻的机会啊!你们应该全面参战啊!英国已经打不起仗啦,只要你们宣战,英国肯定就投降了啊!碰上碰上资产阶级自由派时,富兰克林就说我们美国人都是看卢梭的书长大的呀!你看我们的《独立宣言》,就是你们卢梭的思想啊。我们很崇拜你们啦。我们被消灭了,那全世界唯一没有国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就没啦。富兰克林的这一通忽悠有没有用呢?还别说,真有用。不论是法国贵族,还是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派,都被说动了。十几年前的七年战争的耻辱如鲠在喉,任何一个有自尊的法国人都想一雪前耻。当然法国人也很现实,比如法王路易十六就说了,你美军现在节节败退,你让我跟英国全面开战,万一你们打败了呢?那我岂不是肉包子打狗,前期投资都打水漂啦?你想要结盟,先得拿出资本来。此时此刻,美国就缺一个胜仗了。很幸运的是,胜仗没有来的太晚。1777年10月17日,由于孤军深入,几千英军被1.2万美军包围在了萨拉托加,随后英军被全歼,约5700名英军被俘虏。这一仗的战果不算小,法国从这一时刻开始动了心,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帮助美国打赢这一仗。1778年2月,法国与美国建交,并与其互订军事同盟,大批的法国军舰拖着武器、弹药以及法国志愿军到了北美大陆。英国方面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急眼了,法国不是吃素的,世界第二强,法国一旦加入战争就等于战争范围从北美大陆延伸到了全世界范围,从局部战争变成了世界大战。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了阻止法美同盟,英国当局宣布废除剥削美国人的强制法令和茶税法,并派和平使者前往费城拉拢美国人。当然美国很清楚,这只不过是英国人惯用的缓兵之计,并且美国的议会已经批准了与法国的条约,新生国家要守信用,否则没有国家敢跟你谈合作了。所以法美同盟关系就这样确定了下来。英国一看是这种情况,气急败坏,也跟法国宣战。然后美国独立战争就变成了法国跟英国的列强战争。过了一年,即1779年6月,英国的二号死敌西班牙见英国被打的首尾不能相顾,想起当年被英国如何欺负的屈辱历史,遂即也与法国缔结联盟,并以法国同盟者的身份出资金援助反英战争。战争又打了一年多,1780年底,英国的三号死敌荷兰见英国被打的首尾不能相顾,也想起当年被英国如何欺负的屈辱历史,遂即也宣布参战。从此时开始,英国在国际社会被众列强孤立。法西荷这三个欧洲列强带着美国小老弟共同对抗英国。当时在西印地群岛,英、法互有胜负。在欧洲战场,西班牙舰队小胜了几回。在北美大陆,英美陆军打得有来有回。在印度,法国延续了七年战争的惨败……英国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一挑四,它没占多少便宜,但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不过英国是个海权国家,它的陆军规模本来就不大,开战之前的陆军只有45123人,为了一挑四,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了15万。这已经是它的动员极限了。再扩军,战争就变成了赔本买卖。亏钱打仗,这不符合英国人对战争的一贯认知。而且从1775年开始,英军在北美大陆的损失本身也很大。在萨拉托加,英国陆军死伤约六千人(阵亡440,被俘5700),在约克镇又损失约八千(死伤468,被俘7685),光这两仗加起来就将近14000人。在当时死伤俘超过一万人是非常夸张的,法军要是能在欧洲大陆歼灭这么多英军,七年战争它就不会输了。所以战争最后的结果用脚指头也能知道,英国四面为战,处处挨打。北美的4.7万英军被打的只能勉强维持防御,光纽约就有两万人缩在城里不敢出来。截至战争结束前,英军被迫全面收缩,仅仅占了纽约等几个沿海据点,其余地方全部放弃,北美的战争根本毫无胜算。战争打到第八年,英王乔治三世立刻觉悟了过来,他决定要止损——如果不能收回北美殖民地,那英国就做美国第一个盟友吧……瞧人家这智慧和脸皮厚度。能屈能伸,一看就是成大事的料。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协定,正式结束美国独立战争。而签署条约前,美国人根本没告诉法国人。直到英美停战后,法国人这才发现美国人竟然先媾和了?!可恶的美国佬怎么这么不讲信用啊?为了报复美国,法国决定不跟美国做生意,美法之间的贸易构架至使至终没有建立起来。英国人一看,可爱的法国人竟然赌气不跟美国做生意?这孩子咋这傻呢,你不做,我跟他们做!结果美国独立后的头几十年,一直到南北战争时,美国南部蓄奴州最大的贸易伙伴居然是英国人。回看整个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发现,美国人强烈的独立决心是英国决定放弃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一方面原因,法国砸锅卖铁,用不惜把自己政府搞破产的决心,把英国政府也差点搞得要破产,也是一方面原因。当时的英国不可能长期一挑四,这会使英国政府濒临破产,并且英国人发现美国独立了貌似也可以做生意继续赚钱后,自然就不想再投入巨资、人力继续在北美大陆打仗了。
没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不参加一战的原因是,一个实力太弱,一个太乱。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对抗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后来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加入战争
你好,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种,是由于当时的西班牙军事,经济,政治等因素不允许,军事上来说,当时西班牙作为老牌欧洲国家,但是军事实力不是太强,政治原因是当时西班牙国内动荡,所以也无暇顾及,经济方面来说,当时西班牙经济比较萧条,所以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太好。还有一种可能是当时西班牙对二战的结果并不看好,但是不想加入德国,来得罪英法美等同盟国,但是也不想加入英法,去得罪德国,所以他们选择了中立。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西班牙球员 | ||
阿里茨·阿杜里斯 | 胡安弗兰 | 米古埃尔·马丁内斯·莫亚 |
杰拉德·皮克 | 伊斯科 | 圣地亚哥·卡索拉 |
维克托·马齐恩 | 佩德罗·罗德里格斯·莱德斯马 | 帕科 |
阿尔瓦罗·莫拉塔 | 法布雷加斯 | 胡安弗兰 |
劳尔·阿尔比奥尔 | 比利亚 | 若热·拉雷纳 |
阿斯皮利奎塔 | 克里斯蒂安·布里克斯 | 卢卡斯·法比安斯基 |
马科斯·阿隆索 | 安德雷斯·伊涅斯塔 | 贝尔纳特 |
马丁内斯 | 圣何塞 | 德赫亚 |
戴维·德赫亚 | 马克·巴特拉 | 科斯塔 |
塞斯克·法布雷加斯 | 贝莱林 | 约迪·阿尔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