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体育分类 | ||
呼伦贝尔市(Hulunbuir),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2001年10月10日撤盟设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为高。2015年地区人均GDP(与常住人口相比计算)为63131元(合1.0138万美元)。有滨洲铁路等多条铁路和111国道、301国道、绥满高速公路经过。截至2015年,呼伦贝尔市辖2个市辖区、4个旗、3个自治旗,5个市。2010年,呼伦贝尔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98400人,占82.31%;蒙古族人口为230008人,占9.0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220870人,占8.6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43576人,减少6.40%;蒙古族人口减少4551人,减少1.9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39138人,减少15.05%。2012年7月9日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在远古时期,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公元前209年,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公元一世纪,活动在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鲜卑部落联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八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归黑龙江将军节制。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1945年10月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呼纳盟的区域与2001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市的区域大致重合。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 ,简称东部行署 ,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原哲里木、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纳盟的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变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 ,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海拉尔市,改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1958年8月20日,内蒙古党委批复呼伦贝尔盟乌兰浩特市并入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对外仍称乌兰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改为乌兰浩特(镇级),隶属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1965年8月,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哲里木盟(后撤盟改设通辽市)。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利机构,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职权。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但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管辖。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辖2市、12旗,即: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扎赉特旗、阿荣旗、布特哈旗、喜桂图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70年4月,将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的原行政区划,将时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从7月1日起正式变更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科尔沁右翼前旗分出乌兰浩特市[8],呼伦贝尔盟的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和哲里木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兴安盟。同年,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直至2001年撤盟设市。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县级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辖原呼伦贝尔盟的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新设立的海拉尔区;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管辖满洲里市、牙克石市(1983年喜桂图旗改)、扎兰屯市(1983年布特哈旗改)、额尔古纳市(1994年额尔古纳右旗改)和根河市(1994年额尔古纳左旗改)5个县级市。2013年3月6日,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备案,由满洲里市代管
国际米兰征冠决赛25人大:1-托尔多、12-塞萨尔、21-奥、51-贝莱:2-科尔多巴、4-萨内蒂、6-卢西奥、13-麦孔、23-马特拉齐、25-萨穆埃尔、26-齐沃、39-桑顿中场:5-斯坦科维奇、7-夸雷斯马、8-蒂亚戈-莫塔、10-斯内德、11-蒙塔里、15-科尔辛、17-马里加、19-坎比亚索前锋:9-埃托奥、22-米利托、27-潘德夫、45-巴洛特利、89-阿尔诺托维奇
扩展资料:1、国际米兰的历史:
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FootballClubInternazionaleMilano,简称inter)是一家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地区米兰市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8年3月9日,现征战于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
国际米兰的成立来自于“米兰板球与足球俱乐部”(即现在的AC米兰俱乐部)的一部分会员分流出来后成立国际米兰。球衣由蓝色和黑色两种主要颜色组成。因为俱乐部成立之初即向全世界所有球员敞开大门,所以称之为“国际”俱乐部。
国际米兰曾为“意甲七姐妹”之一,也与AC米兰和尤文图斯两支球队并称为北方三强。与AC米兰这支同样来自米兰的俱乐部之间的碰撞被称为“米兰德比”,和来自都灵的尤文图斯之间的对决则称为“意大利国家德比”。国际米兰是唯一一支拿过五冠王(欧冠、意甲、意大利杯、意大利超级杯和世界俱乐部杯)的意大利联赛球队。
2、国际米兰欧冠经历
2010年5月5日,在意大利杯决赛中,凭借迭戈·阿尔贝托·米利托的进球,国际米兰战胜罗马,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6座意大利杯。
5月17日在客场对阵锡耶纳的比赛中,在凭借着关键先生米利托的进球1-0战胜了对手,取得球队历史上的第18座联赛冠军,也完成了意甲五连冠的霸业。
欧冠赛场上,穆里尼奥率队一路战胜切尔西、巴塞罗那等强敌,闯入欧洲冠军联赛的决赛。2010年5月23日,国际米兰在伯纳乌球场2-0击败拜仁慕尼黑,获得球队历史上第三座欧洲冠军联赛(欧洲冠军杯)冠军,也是改制后的第一座。并实现意甲、意大利杯、欧冠三冠王的伟业,成为意大利第一支加冕“三冠王”(意甲,意大利杯,欧洲冠军联赛)的球队。
1)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为8659人。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黑龙江省有鄂伦春族3871人,占鄂伦春族总人口的47%;内蒙古自治区有3573人,占44%。2)独龙族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独龙族,人口为693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3)塔塔尔族。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塔塔尔族族称为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在国内共有3556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4)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5)珞巴族珞巴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珞巴族人口数为3682人。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6)高山族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10年,总人口为4009人。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